誤將尋庇者遣返危地馬拉 波特蘭ICE認錯
(本報綜述)一名居住在伍德本(Woodburn)的25歲危地馬拉籍尋求庇護者,日前在被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遣返途中,因官員意識到「弄錯了」而被原機押回美國,事件引發輿論譁然,也凸顯川普政府近期大規模移民執法行動中的混亂與失誤。
根據《俄勒岡人報》報導,這名男子在法庭文件中僅以縮寫「LJPL」身分出現。8月7日凌晨,他搭乘一輛載有七名農場工人的麵包車前往藍莓園上工,途中在俄勒岡211號公路被ICE特工攔查,將包括LJPL在內的四人逮捕。
LJPL之後被拘留並多次轉移,先後被送往華盛頓州塔科馬(Tacoma)、亞利桑那州與德州的移民拘留中心。9月中旬,他被戴上手銬與腳鐐押上飛機,告知將經薩爾瓦多(El Salvador)轉機返回危地馬拉。然而,當飛機抵達危地馬拉後,ICE人員卻未讓他下機,而是宣布要將他「送回美國」。回到美國後,他被再度送至德州埃爾帕索(El Paso)的營區拘押十天,9月25日又轉回塔科馬。LJPL向官員詢問原因,對方僅表示「你還得見法官」。
據悉,ICE是在航程途中才發現,LJPL仍有一宗未結案的移民法庭程序,依法不得驅逐。聯邦地方法官於10月9日的聽證會上多次追問政府律師,為何ICE要把人再飛回美國。面對法官連番質疑,司法部律師最終承認:「ICE官員犯了錯。」
當事人LJPL的律師指出,政府「有多種方式拘留非公民,但這次顯然錯誤操作」,並要求法院立即釋放LJPL。英默古特法官表示,ICE的行為「確實讓案件更加複雜」,並下令暫緩任何遣返或轉移行動,預計將於下週初做出裁決。
LJPL的案件並非孤例。近月來,ICE在俄勒岡多起執法行動中出現問題:包括在波特蘭誤捕美國公民、在比氟頓逮捕一名正在等待綠卡核准的父親、在移民法院外拘捕依規報到的尋庇者,甚至誤拘持有效簽證的外籍學生與旅客。
根據法庭記錄,LJPL曾於2009年與2014年兩度被驅逐出境,2024年與年僅6歲的女兒再度自亞利桑那州諾加萊斯(Nogales)邊境入境,之後獲准自行到俄勒岡報到,並於今年2月正式遞交庇護申請。律師表示,LJPL逃離危地馬拉是因其兄遭殺害,擔心自己與家人遭同樣威脅。她批評ICE在LJPL進行「恐懼面談」時拒絕讓律師在場,也未提供其母語「瑪姆語」翻譯,使當事人被迫在壓力下放棄申訴。法官在庭上指出,ICE對LJPL的處理「極不尋常」,且可能違反聯邦移民法中「當個人案件尚在移民法院審理時,不得執行既有驅逐令」的原則。她並補充,LJPL的案件與其7歲女兒的庇護程序被合併審理,父親必須在美國出席法庭才能代表孩子。
目前法院已暫緩任何遣返行動,LJPL仍被關押於塔科馬的「西北移民處理中心」。在其聲明中,他寫道:「我只想重新自由,和我的伴侶與女兒在一起。我不是罪犯,也從未傷害任何人,卻不明白為什麼會遭遇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