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無家可歸者收容所計劃遭強烈質疑

(本報綜述)波特蘭市長基斯·威爾森(Keith Wilson)推動的無家可歸者收容計劃28日在珍珠區社區說明會上遭遇大量反對聲。週一晚間,超過500名居民擠滿珍珠區的會場,對市府計劃在當地設立一個可容納200人的夜間收容所表示強烈不滿,會場多次出現噓聲和質疑。

威爾森上任時承諾今年12月1日前結束街頭露宿現象,並提出在全市新增1,500張收容床位的計劃。然而截至目前,僅有250張新床位投入使用,另有50張由市府出資支援的私營收容所床位;兩處新收容所計劃於下週啟用,若珍珠區收容所如期於夏末開放,總床位數將增至630張,僅達既定目標的四成。

會議上,居民質疑收容所將加劇毒品使用與治安問題,並擔心每日早晨6時清場後,暫住者會重返社區。居民凱倫·艾布拉姆斯表示,她已經害怕獨自外出,認為市府未正視與無家可歸人口相關的安全問題。

威爾森回應稱,收容是解決街頭露宿的第一步,強調波特蘭應是“關懷之城而非露營之城”。他承諾若問題發生,將加派警力巡邏,並舉舊金山收容所的成功案例作比,表示市府主導的收容所管理會比縣政府項目更嚴格。

不過,部分居民對僅提供夜間住宿的收容模式表示質疑,認為缺乏日間服務和住房銜接計劃,無法真正幫助暫住者脫離街頭生活。前麥魯瑪縣委員莎朗·米爾蘭指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睡覺的地方,而是完整的後續安置與服務。”

會場氣氛一度緊張,部分居民高喊“撒謊!撒謊!”並質問市長為何將最大規模收容所設於珍珠區。威爾森解釋,該產業用地是業主主動提供,市府當前沒有其他同等選址選擇。他強調,若要徹底清理街頭帳篷,就必須先提供足夠的收容床位。

波特蘭警察局中央分局指揮官布萊恩·休斯表示支持市長收容計劃,認為將人員安置進收容所能減輕警方處理街頭營地的壓力。不過,他呼籲採取“有同理心的執法”,此言一出遭現場噓聲回應,有居民大喊“我們不要同理心!”

珍珠區早有反對收容設施的歷史。2013年,當地居民成功阻止“Right 2 Dream Too”收容所進駐,六年後另一家私人收容所啟用並於2023年移交市府管理時,也因居民指責其導致治安與環境惡化而面臨關閉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