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削補助 偏遠醫院陷危機

(本報綜述)總統川普於7月4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正引發偏遠地區醫療界的廣泛擔憂。該法案未來十年將削減逾1兆美元的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支出,預計將使約1,180萬人失去健康保險。對依賴Medicaid的偏遠及農村地區醫院而言,這無疑是沉重打擊。

研究偏遠地區公共衛生政策的學者指出,法案中最具破壞力的部分,是對Medicaid資金來源和分配方式的限制,將迫使許多小型醫院減少服務、裁員,甚至關門。新規定要求各州在2027年前執行工作條件要求,規定大多數Medicaid受益人每月至少工作80小時或半工讀,並且從每年一次資格審查改為每半年一次。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這將導致近500萬人失去資格,醫院收不到應有補助,被迫承擔更多無償照護。

此外,法案讓《平價醫療法案》疫情期間擴大的保費抵稅優惠失效,並增加收入證明要求及縮短投保期限。這些變動將使額外約420萬人失去保險,整體保險人數大幅下降。

為應對衝擊,國會撥款500億美元設立「偏遠地區醫療轉型計劃」,五年內分配予各州。但分析顯示,這遠不足以抵消未來十年將減少的1,550億美元聯邦醫療支出。

偏遠地區醫院長期受地理孤立、基礎設施老化、病患老化和高比例Medicaid病人影響,自2010年以來已有153家永久關閉或停止住院服務。根據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截至今年6月,全美有338家醫院面臨裁減產科、轉型為急診中心或直接歇業的風險。

在俄勒岡農村,超過一半醫院已不再提供接生服務。當地居民不僅要擔心墮胎權,還要焦慮如何找到安全分娩場所。隨著新法案加速醫療資源流失,婦女將被迫長途跋涉至他地區生產,增加早產或非院內分娩的風險。

偏遠地區醫院也是當地主要雇主與經濟支柱,失去醫院將重創稅收基礎,影響學校、道路維護和小鎮吸引企業的能力。專家警告,醫療削弱不僅會損害農村經濟,還可能波及全美糧食、能源與原物料供應,影響國家整體經濟穩定。

對已經搖搖欲墜的農村醫療體系而言,這項立法意味著更快邁向倒閉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