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喊窮 呼籲改革地產稅制度

(本報綜述)隨著新財政年度即將於今夏展開,俄勒岡州多個地方政府面臨數千萬美元預算赤字,越來越多地方領袖呼籲州議會啟動修法程序,改革現行地產稅法。

現行房產稅制度主要由第5號與第50號提案構成,前者限制地產稅與房屋市值的比例,後者則規定每年課稅估值的上漲率不得超過3%。然而,地方官員指出,這樣的設計已無法應對通膨、醫療保健開支與公務員退休金(PERS)等日益增加的成本。

「地產稅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但現行制度根本無法支撐一般行政服務,」俄勒岡城市聯盟稅務與經濟發展遊說代表珍娜·瓊斯說。該聯盟2023年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城市預期未來數年會出現財政短缺。

例如,華盛頓縣已公布一項可能縮減赤字兩千萬美元的計劃,麥魯瑪縣預估赤字為2,100萬美元,而波特蘭市更報告高達9,280萬美元的預算缺口,其中一部分與地產稅收入不及預期有關。

瓊斯認為,現行制度已無法讓地方政府有效履行對納稅人的承諾。各地市長則以預算短缺為例,說明制度已「崩壞」。儘管法令允許選民通過專項徵收(如警消預算),但這些經費通常具時限,難以提供長期穩定支撐。

城市聯盟目前支持數項法案,籲請州議會設立工作小組,全面檢討地產稅體制。「我們的最大目標是促使州議會召集相關人士,一同研議一套更公平、更合理的新制度,能兼顧地方政府與居民的需要,」瓊斯說。

不過,要讓選民接受提高自己稅負的方案,將是一項艱鉅挑戰。波特蘭大都會商會的民調顯示,七成選民認為自己目前繳納的稅金與獲得的公共服務不成比例。

地產稅限制提案50號的發起人比爾·賽斯摩則表示,地方政府一味想增加稅收,應先檢視自身預算內部的開支,仿效家庭在支出超過收入時的節省方式。他強調,選民當年通過提案就是為了控制政府財政,而非無止境地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