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千禧年一代人患癌風險更高

(本報綜述)最新研究指出,千禧世代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遠高於他們的父母輩。美國癌症協會於近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代人比起上一代,罹患17種癌症的風險顯著增加。

美國癌症協會首席科學官比爾·達胡特博士(Dr. Bill Dahut)表示:「如果你出生在1980年代或1990年代,那麼在你三四十歲時,罹患包括結腸癌、子宮癌、肝癌和乳腺癌在內的癌症的可能性,比出生於1950年代或1940年代的父母要高得多。」

然而,這種趨勢的背後原因目前尚不明確。達胡特博士指出:「這很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無論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還是其他暴露於某些風險因子。我們確實需要在這些領域進行更多的研究。」

這項研究的發現對35歲的廚師克里斯·洛佩茲來說變成了真實的經歷。他在30歲時被診斷為三期結腸癌。儘管洛佩茲沒有家族病史,基因檢測也未顯示出任何風險,但他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劇烈胃痛、出血和體重下降後,最終通過結腸鏡檢查確診。隨後,洛佩茲接受了化療和放療,並在手術後進入了緩解期。

不過,好消息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達胡特博士表示,大約40%的癌症是可以通過一些行為來預防的,包括不吸煙和保持健康體重。他還呼籲年輕人,如果出現持續性症狀,應儘快就醫。

美國癌症協會同時建議,年輕人應該瞭解自己的風險因素,包括家族病史,這樣一來,若有需要,他們可以提前進行篩查。

洛佩茲也敦促他人不要忽視身體出現的症狀。他說:「去檢查一下,這真的可以挽救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