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市區停車費漲至$3.60 收費時間延長至晚上10點!
(本報綜述)波特蘭市議會日前通過2025財年預算案,自7月1日起將全面調漲市區街邊停車費用,漲幅達25%,成為歷年最大一次。市中心(Downtown)每小時收費將從$2.40提高至$3,若加上首小時的$0.60交易手續費,總費用將達$3.60。
同時,停車收費時間也將延長至晚上10點(原為7點),市府預估這兩項調整每年可為市運輸局(PBOT)帶來約6.5百萬美元的新收入。
波特蘭交通局發言人表示,希望透過漲價鼓勵民眾轉乘公共交通工具、騎腳踏車或使用SmartPark停車場,「我們希望提高車位周轉率,減少市中心繞圈找車位造成的交通壅塞。」
然而,這波調漲引發部分市民質疑與反彈。住在珍珠區(Pearl District)居民莉莎‧斯塔普表示:「這樣短時間內漲這麼多,真的太誇張了。現在連朋友都不願意開車來市中心見我了。」她還說,若市府再增加所謂「交通維護附加費」,「大家的生活成本會被連環重擊。」
事實上,波特蘭市長威爾森坦言市府資金出現結構性缺口,運輸局面臨3,800萬美元預算赤字。他考慮未來推動一項交通公用附加費,類似水電費中固定月費,由所有住戶平均分攤道路維護支出。
來自墨西哥城的觀光客則直言費用過高:「我們那邊停一小時大概只要50美分,波特蘭這樣收,真的不合理。」
除了停車費本身,市府在過去幾年也陸續增加交易與科技附加費,PBOT預估2025-26年度來自停車相關費用的總收入將達4,210萬美元。不過,即使收費持續上調,近年市區停車需求仍未回到疫情前2018年巔峰時期的水準(3,520萬美元收入),反映出市中心人流與停車行為已出現結構性改變。
另一位市民凱爾‧戴維則表示,自己經常不交停車費,只停幾分鐘的短暫停車,他可賭一把。「被開罰單也比次次繳費便宜,我知道很多人都這樣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停車罰單的收入並不歸市府所有,四年來一直維持在約350萬美元,遠不及市府每年約800萬美元的執法成本(含拖吊廢棄車輛與老舊露營車等開支)。
面對民怨升高,市長威爾森強調:「如果想省下停車費,那就搭MAX吧。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但不少民眾反映,在通膨與其他市政費用同步調漲的情況下,這樣的說法恐難安撫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