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地區一年花7億美元應對無家可歸

(本報綜述)一家專門研究政策的機構ECOnorthwest近日發布第三份、也是最後一份關於波特蘭地區無家可歸問題的年度評估報告,統計各級政府與私人資金在過去一個財政年度共投入超過7億美元,以應對日益嚴峻的住房危機。

ECOnorthwest高級政策顧問塔龐納表示:「我們仍像在一個光線微弱的房間裡摸索。」此次報告名為《應對波特蘭地區無家可歸的資源來源與用途》,匯整了聯邦、州、地區、縣、市政府及私人捐助的資金流向,涵蓋麥魯瑪、華盛頓和克拉克默斯三個縣,以及50個非營利組織。

研究發現,近一半資金來自地區政府透過支持性住房服務稅,聯邦政府提供約1億美元,麥特諾瑪縣投入7,000萬美元,波特蘭市政府投入6,600萬美元,州政府僅撥款3,900萬美元,比一些私人慈善捐助還少。

就支出用途而言,約2億5,000萬美元用於「街頭及非街頭安全」,包括聯絡露宿者、收容所和清理露營地;2億1,900萬美元用於支持性住房,1億4,100萬美元用於安置;6,400萬美元投入系統評估與引導服務,4,600萬美元則用於行政管理。

從地域來看,麥魯瑪縣吸收了超過5億美元資金,其中光是街頭安全相關支出就高達2億美元,遠超克拉克默斯縣的1,600萬美元。報告指出,這與無家可歸人口分布有直接關係,麥魯瑪縣最近報告顯示約有1萬5,000人無家可歸,而克拉克默斯縣僅5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