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新政:民眾可自行決定是否接種
(本報綜述)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日前宣布,不再建議所有人都必須接種新冠疫苗,是否施打將由民眾與醫師共同決定,意味著新冠疫苗正式從「全民建議」轉為「個人選擇」。
這項政策改變源於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任命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上月通過的新決議。CDC於6日正式採納建議,表示今後疫苗接種將依個人健康狀況與醫師建議而定。多家大型保險公司已表示,至少到2026年仍會持續提供新冠疫苗給付。
在此之前,美國公共衛生主管機關多年來持續建議六個月以上的所有民眾每年接種新冠加強針,以因應病毒變異。然而,隨著疫情降溫、重症與死亡風險降低,醫學界逐漸將焦點轉向65歲以上或有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認為他們才是加強針的主要對象。
小甘迺迪自上任以來,多次對疫苗政策提出不同看法。今年5月,他曾公開表示不再建議健康兒童與孕婦接種新冠疫苗,並在隨後重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任命新成員。經過改組的委員會上月表決通過,所有美國人可自行決定是否接種。
CDC代理主任、衛生部副部長歐尼爾於聲明中表示:「充分獲得訊息後再授權同意的原則,今天重新回到疫苗政策中。」他指出,2022年CDC推行的統一加強針建議,曾讓醫療人員難以針對個別情況與患者討論風險與效益,如今這項限制已被取消。
此外,歐尼爾也批准了委員會的另一項建議:4歲以下兒童施打第一劑水痘(varicella)疫苗時,不應與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同時接種。研究顯示,混合四合一疫苗雖可同時防護多種疾病,但發燒及熱性痙攣的風險較高。自2009年以來,CDC一直建議分開施打,統計顯示全美約85%的嬰幼兒已採取分開接種方式。
這項新政策象徵美國防疫進入新階段,政府由「一體適用」的公共建議,轉向尊重個人與醫療專業的共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