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修蛀牙卻致腦損傷 家屬索賠2200萬美元
(本報綜述)一場例行牙科治療竟成悲劇。俄勒岡州克拉克默斯縣(Clackamas)一家人日前向法院提告,指控當地一名牙醫及其診所醫療疏失,導致他們年僅4歲的孩子在治療過程中心跳驟停,經搶救後雖然保住性命,卻造成嚴重腦部損傷,生活能力幾乎全數喪失。家屬因此提出2200萬美元訴訟,要求賠償過去及未來龐大的醫療費用。
根據訴狀,事件發生於2024年7月,孩子M.I.原本只是到位於克拉克默斯的「陽光牙科」(Sunnyside Dentistry for Children)接受蛀牙治療。牙醫堅持要讓孩子進行全身麻醉,儘管父母有所顧慮仍接受安排。未料,在治療過程中,孩子心臟突然驟停,當場失去生命跡象,必須靠心肺復甦術(CPR)與腎上腺素注射才被勉強救回,隨後緊急送往蘭德爾兒童醫院。
訴狀指控,醫療團隊未妥善監控孩子的生命徵象,錯失預防心臟驟停的時機。缺氧導致孩子腦部嚴重受損,住院數週接受腦部腫脹治療,並需依靠餵食管維持。孩子從此失去原本的能力:事故前,他已能拼讀單字、寫字、自己穿衣並獨立如廁;如今卻退化至如嬰兒般,必須重新學習走路、說話、抬頭、抓握物品,甚至重新依賴尿布。
目前,家屬指控兩名醫療人員嚴重失職,並向法院提出2200萬美元索賠,以支付龐大的醫療開銷與後續照護費用。案件尚待法院審理,但這起悲劇已引發當地社會對兒童牙科麻醉安全的高度關注。
許多家長常有疑問:孩子的乳牙反正早晚會掉,蛀了還需要治療嗎?事實上,乳牙的健康與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會左右恆牙的發育。同時,蛀牙會引起劇烈疼痛,嚴重時甚至感染牙髓或牙齦,影響全身健康。若細菌深入牙根,還可能傷害正在發育的恆牙,使恆牙帶著缺陷萌出。
那麼,該怎麼安全地替孩子看牙?
- 蛀牙要治,但方式要合宜:小孩輕微蛀牙通常可用局部麻醉或鎮靜治療,不需要冒險使用全身麻醉。
- 全身麻醉需嚴格把關:一般僅在孩子完全無法配合、蛀牙數量過多或有特殊醫療需求時才會考慮。家長應詢問牙科團隊是否具備兒童專科與急救配備。
- 預防勝於治療:少吃含糖零食、規律刷牙、及早建立牙科檢查習慣,才能從源頭避免嚴重蛀牙。
- 選擇合格醫療機構:應確認診所有急救設備與專業麻醉醫師,並向醫師詳細了解治療風險與替代方案。
牙科專家提醒,乳牙治療的目的不僅是止痛,更是守護孩子的未來。家長在面對牙科建議時,不妨多問一句:「有沒有其他方式?是否真的需要麻醉?」在保障孩子健康的同時,也避免不必要的醫療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