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出生還能自動獲得公民權嗎?最高法院5月15日開庭審理
(本報綜述)自川普總統於今年初重返白宮後,他迅速簽署行政命令,試圖取消部分新生嬰兒的自動公民權,引發全美關注與爭議。目前,這項政策尚未生效,因為已被三位聯邦地方法官下令全面暫停執行。最高法院於5月15日舉行口頭辯論,但此次重點不在命令本身的合憲性,而是針對聯邦法院是否有權發布「全國性禁令」進行討論,討論是否允許這項命令在部分地區先行實施。
根據現行法律,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只要嬰兒出生在美國領土上,無論其父母身分如何(包括非法居留或持短期簽證者),該嬰兒自動成為美國公民。這項原則自19世紀內戰結束後即確立,並長期受到法院支持。
川普政府主張,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受其管轄」不應適用於非法移民或非永久居民的子女,因此這些孩子不應自動取得國籍。川普並表示,美國國籍是「無價的恩賜」,不該輕易給予。
但川普的行政命令一推出,立刻遭到包括俄勒岡、華盛頓和加州在內的22個州與多個民權組織提起訴訟。聯邦法院隨即作出裁定,表示這項命令明顯違憲,並發布「全國性暫時禁令」,也就是在訴訟進行期間,這項政策不得在美國任何地區施行。
不過,川普政府並未放棄。他們向最高法院提出緊急上訴,希望至少能讓命令在沒有參與訴訟的州或不是原告的對象中先試行。換句話說,雖然法院擋下了他的禁令,但政府想爭取「在沒有參與訴訟的州執行」。
此外,如果連這一點也不被允許,川普政府退而求其次,希望至少可以對外發布政策執行計劃,例如:若日後命令通過,會如何操作、哪些人會受到影響等。
儘管這次最高法院開庭並非直接討論命令是否違憲,但外界普遍認為,法院要完全避開「出生公民權是否仍有效」的核心問題恐怕並不容易。
觀察人士指出,如果允許川普的命令在部分州實施,未來可能導致全美各地對出生嬰兒的國籍標準不一,甚至出現「在哪個州出生就決定能不能入籍」的混亂局面。
截至目前,法院頒布的禁令仍有效,川普的命令並未生效。也就是說,所有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包括父母為非公民或非法居留者,仍依憲法保障自動取得美國國籍。未來是否改變,將取決於最高法院的最終裁定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