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岡開發「超高溫熱岩」新能源
(本報綜述)在俄勒岡州中部的新貝里火山(Newberry)地區,一項名為「超高溫熱岩」(Super Hot Rocks)的地熱實驗正悄然展開。這項由馬札瑪能源公司(Mazama Energy)主導的計畫,嘗試從地底兩英里深處提取高溫熱能,用以發電。若成功,將成為全球首次實現利用深層高溫岩層穩定發電的案例,為可再生能源開啟全新方向。
記者近日探訪位於三河鎮(Three Rivers)附近的「29號鑽井平台」。現場鑽機轟鳴、白煙翻滾,工程人員正把冷水注入地下約3公里的人工熱儲層,讓水吸收地底岩石的高溫後回流地表,轉化為蒸汽推動渦輪機發電。這種循環過程不需要燃料,也不受天氣影響。
馬札瑪能源首席地球科學家阿蘭‧波內維爾表示:「我們創造了一個人造的地下熱水庫,冷水進去、熱水出來,這是地熱能技術的一次重大嘗試。」他強調,這一技術與石油業的「水力壓裂」不同,僅使用清水,不添加化學物質。
傳統地熱能只能在天然溫泉或蒸氣靠近地表的區域使用,限制頗多。而「超高溫熱岩」屬於增強型地熱系統,能在人為建立的熱岩層中導熱取能,使地熱利用範圍大幅擴張。
新貝里火山是理想的試驗地點——它是活火山,岩漿流接近地表,熱能充足。研究人員估計,該區潛在發電量最高可達200兆瓦,足以供應本德(Bend)市居民兩倍的用電量。
「如果技術成熟,這將是世界首例,真正把地底高溫轉為穩定電力。」波內維爾說。
此計畫獲得美國能源部2,000萬美元補助,並與多家研究機構合作。各單位分別負責地質監測、地震分析、能源轉換與電網接入研究。
顧問公司Enegis則運用震動探測車模擬小地震波,透過地震檢波器「看進地底」,以找出最具成本效益的鑽井位置。科學家同時監控鑽井過程中的微震活動,確保工程安全。
州長顧問艾咪‧施魯瑟指出,隨著住宅電氣化與資料中心用電需求增加,俄勒岡必須開發穩定、可持續、全天候供應的能源。「風能靠風、太陽能靠天氣,而地熱能可以全年24小時發電。」她表示,若技術成功,不僅能幫助俄勒岡實現2040年電力零碳排目標,也能創造新的綠色就業機會。
目前地熱在俄勒岡電力組合中占比不到1%,但「超高溫熱岩」若成功量產,將讓該州在再生能源領域取得關鍵突破,甚至可能成為全美地熱創新的領頭羊。
出生於本德的地球科學實習生艾胥琳‧鮑爾斯說,小時候常在新貝里地區撿石頭,如今能參與實際開發地熱項目,是她的「圓夢時刻」。「如果能用家鄉的岩石發電,讓這裡成為清潔能源之都,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隨著測試深入,馬札瑪能源將進行更深層的鑽探。若最終能成功產電,「超高溫熱岩」或將成為俄勒岡下一個能源奇蹟,讓「腳下的熱」點亮未來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