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浣熊出沒造成致命傷害
(本報綜述)波特蘭西北區發現有野生浣熊出沒,並襲擊居民。目前,該區已有提示牌,警告人們不要靠近。西北部的居民稱,他們已就這情況報警,然而警方卻稱,他們無能為力,無法提供幫忙。
根據居民喬丹巴布爾所言,起碼有兩個人、三條狗(包括她自己的狗)遭到襲擊。她的愛犬在遭到浣熊襲擊後,大腿被貫穿,耳朵被撕下。幾週之後,巴布爾在和丈夫散步的時候,又聽到一名女子和她的寵物狗在尖叫,原來浣熊正在襲擊這隻狗。據醫院所說,該名女子是這週第二宗因浣熊襲擊而入院診治的人了。
附近居民因此已貼上了標牌,警告人們要提防野生浣熊。我們聯繫了各方組織,想要通過權威組織來解決此事。然而,在歷經各種波折後,官方的回應仍然是:抱歉,我們無法給予幫助。巴布爾稱,無論是麥魯瑪縣的動物援助中心,還是波特蘭警局,都不願意給予任何幫助。
至於“魚類和野生動物部(ODFW)”則表示,他們會在必要時,為動物注射安樂死藥劑,但是不會抓捕動物的。ODFW說,他們不能將浣熊遷徙,因為這會傳播野生襲擊與病毒,而且強制性遷徙同樣會導致種族數量降低。
巴布爾對此表示失望,她覺得如今的政府根本沒有給予居民幫助。已經有不少人受傷了,但政府卻不準備提供任何防止意外再發生的方案。
最後,巴布爾放棄找政府機構幫忙,轉而去聯繫私人機構。她找了一家公司,並設立了小型陷阱,抓捕這些浣熊。
ODFW稱,在市內,浣熊會偶爾襲擊人類與狗類,這很正常。浣熊在產下新崽的時候,攻擊性會變強。浣熊會在夜間出行得更加頻繁,因為需要捕食。該組織建議,為了避免與浣熊產生衝突,最好不要在夜間出行,也不要在夜間遛狗。
同時,如果減少鄰里間的廚餘垃圾,或許能夠讓浣熊的數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