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翡翠區6大經典中餐館 APANO 發佈《鑊氣人生》紀實網頁
訴說移民社區發展歷程
(本報訊)5月30日週五,亞太裔聯盟社區團結基金(APANO Communities United Fund,以下簡稱 APANO)正式推出紀實網頁《鑊氣人生:致敬波特蘭翡翠區標誌性的美式中餐館》,紀錄與表彰波特蘭翡翠六間經典華人餐廳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
當日出席發佈會的嘉賓中,包括數位與其中三家餐館淵源深厚的人士。他們現場分享了與餐館有關的趣聞軼事與珍貴回憶,並談及自身作為移民家庭一分子的真切感受,令在場聽眾深受感動。
此網上數字平台(apano.org/behind-the-wok)收錄了六家歷史悠久、極具代表性的中餐館,透過訪談、照片與故事,展示這些餐廳在社區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包括文化地標、移民就業起點與社交聚會場所。入選餐廳包括:廣東酒家(Canton Grill)、杏花樓(Hung Far Low)、華民村(Chinese Village)、利晶(Legin)、黃上皇(Wong’s King)與新東方(New Cathay)。這些餐館不僅見證了翡翠區的成長,更在移民社群的文化傳承與社區凝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塑造出一個多元、包容且不斷演變的移民聚居地。
該項目源起於該組織購下位於東南82街、歷史悠久的美式中餐館「廣東樓」原址,並計劃在此地興建廉價住宅與社區中心。為保存「廣東樓」的歷史與文化記憶,APANO推動此項紀錄計劃,並擴展至翡翠區,為此精選六家對當地社區具有深遠影響的中餐館進行深入採訪與研究。這些餐館背後承載著移民家庭的奮鬥歷程,也反映出整個移民社區隨時代演變的面貌。
透過該項目網站上發布的訪談影片與資料,觀眾得以一窺早期移民如何在充滿歧視的環境中堅持立足。網站內容豐富,匯集了珍貴的歷史照片、餐單、舊廣告、口述歷史與影片等視覺素材,全方位展現中餐館與移民故。
《鑊氣人生》(Behind the Wok)由APANO發起,獲梅隆基金會(Mellon Foundation)「紀念碑計劃」(The Monuments Project)資助,由 APANO 研究與設計團隊──何巽(Suenn Ho)、黃采夷(Choiyee Wong)與許張淑儀(Rosaline Hui)──共同策劃完成。
研究團隊表示,資料蒐集過程相當艱難,本地英文媒體中相關記錄極為有限;部分餐館如「華民村」,因已無法聯繫原店主,許多資料只能依靠社區人士口述與提供。團隊誠摯歡迎民眾持續提供舊照片與相關資料,讓這些珍貴的歷史片段得以完整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東樓」相關內容上線後,一位白人讀者特地來電,指出該餐館最初由其祖父創辦,直至1944年才由華裔 Fred Louis Sr. 接手。此後,「廣東樓」由雷氏家族三代經營,直到 2020 年才正式歇業,劃下歷史句點。
負責本項目的 APANO 社區發展經理劉卓珩(Brian Liu)表示,這些中餐館共同見證了翡翠區數十年來的社區變遷歷程。從最初提供果腹的一餐一飯,到成為移民世代情感與文化連結的空間,它們不僅是餐飲場所,更是承載社區記憶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據點。
目前APANO已完成廣東舊原址的重建總體規劃,預計打造結合平價住宅、商業與社區空間的綜合場域,並持續尋求資金支持該項目實現。
《鑊氣人生》透過餐館背後的故事,呈現出移民在異鄉生活中經歷的遷徙、適應與堅持。觀眾可透過網頁深入了解這些餐館如何深刻影響翡翠區的社區認同、經濟發展與文化多樣性。歡迎造訪《鑊氣人生》紀實網頁,探索翡翠區六家經典華人餐館背後的真實故事與集體記憶:www.apano.org/behind-the-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