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冠疫苗接種或導致長期副作用
(本報綜述)雖然大多數人接種新冠疫苗後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但有一小部分人卻經歷長期健康問題,症狀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期發現,這類現象可能與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有關,並將其稱為「疫苗後症候群」。
根據研究,部分接種者在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極度疲勞、腦霧(思維模糊)、失眠、頭暈和運動耐受度下降等症狀。這些問題通常在接種後1至2天內開始,並且可能隨時間惡化。
耶魯研究團隊分析了42名患者與22名未出現症狀者的血液樣本,發現以下特點:
- PVS 患者的部分白血球水準較低,影響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 部分PVS 患者體內仍然殘留新冠病毒棘蛋白,這種蛋白可幫助病毒感染細胞,且與「長新冠」有關。
- 研究還發現,自身免疫反應、組織損傷及愛潑斯坦-巴爾病毒再激活等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患者健康。
研究團隊強調,疫苗的安全性仍然很高,大多數人不會出現「疫苗後症候群」,但科學界應關注這一小部分受影響的群體。耶魯大學免疫學教授岩崎晶子表示:「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它為診斷和治療 PVS 提供了新的線索。」
目前,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調查如何幫助「疫苗後症候群」患者恢復健康,並希望這項發現能促進未來針對長期疫苗副作用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