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長要求公務員回辦公室上班遭遇阻力

(本報綜述)新任市長基斯·威爾遜(Keith Wilson)剛上任一週,提出的一項要求便引起爭議。他呼籲市政府員工每週至少四天到辦公室上班,但工會和部分員工對此提出強烈反對。

威爾遜希望恢復全體員工的線下辦公,以振興市中心經濟。他指出,目前約60%的市府員工(約4000人)已回到現場辦公,但仍有部分員工自疫情以來持續遠程工作。他的計劃要求員工從目前每週2.5天(約20小時)的在辦公室辦公的時間,增加到每週四天。

在面對工會壓力後,威爾遜於表示,鑒於當前的預算壓力以及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緊迫性,要求全體員工返回辦公室的計劃在2025年難以實現。他補充道,市府正在評估可行的選項,並將在未來幾週內公佈調整後的策略。

此變化還牽涉到與十多個市府工會的合同談判,其中包括正在進行的三項談判。這使得威爾遜的計劃更加複雜化。

威爾遜的計劃引發了熱烈討論,不同聲音交織。一些網友支持市長,認為員工應回辦公室提高效率:「數據顯示,遠程工作導致生產力下降25%以上。」也有人批評市長「缺乏魄力」,並認為這不過是「波特蘭一貫的官僚作風」。

同時,部分市民支持遠程工作的靈活性,認為某些崗位適合繼續採用混合辦公模式。一位網友表示:「遠程工作已存在多年,對某些人來說效率更高。問題在於工作類型和個人生活方式的適配性。」

還有觀點指出市府應重新評估員工的工作方式,並採取針對性措施,確保既能維持高效運營,又能滿足員工需求。

市長威爾遜試圖通過增加辦公室上班時間來推動經濟復甦,但這一計劃正面臨現實挑戰和多方壓力。在合同談判和政策調整完成前,他將如何平衡市政效率、員工滿意度與市區經濟需求,成為波特蘭市民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