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河現毒藻 專家警告注意人畜安全

(本報綜述)過去大家以為,只有湖泊或靜水區才會出現有毒藻華,但華盛頓州克拉克縣(Clark)衛生官員近日警告,一種名為「底棲藻類」的毒藻,已在哥倫比亞河等流動水域出現,對人與寵物都可能致命。

公共衛生專家帕洛瑪基近日在溫哥華舉行的公共衛生會議中指出,底棲藻類不像傳統藻華那樣漂浮在水面,而是附著在河底或湖底岩石與沙地上形成「藻墊」。當過度生長時,這些藻墊可能會脫落並漂浮至水面,若不慎接觸或誤食,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這類藻類不像傳統漂浮藻華,而是貼在河底、岩石上的藻墊,當大量生長後可能脫落,漂浮至水面。去年10月,卡瑪斯(Camas)一名狗主人帶狗到哥倫比亞河邊戲水,結果狗狗吃下漂浮藻塊後中毒死亡。8月也曾發生類似案例。

目前州內沒有針對這類藻類的毒性標準,檢測困難,也無法即時發布預警。當局表示,已更新宣導內容,提醒民眾注意不只湖泊,就連流動的河水也可能有毒藻風險。

藻類毒素中毒的常見症狀包括:嘔吐、流涎、刺痛感、肌肉控制喪失等。若人或動物出現疑似中毒症狀,應立即聯絡毒物控制中心或動物急診。俄勒岡毒物中心24小時專線為:1-800-222-1222。

衛生部門呼籲大家外出接觸自然水體時保持警覺,特別是帶寵物同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