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八號電視台節目 市長搶先解說本市遊民問題

(本報綜述)本地八號電視台製作了一個名為“Tent City USA”(美國的帳篷城),講述本市遊民問題的特別節目,波特蘭市長惠勒不滿這節目名稱,特於上周五,節目開播前舉行新聞會,搶先解說波特蘭市的遊民情況。

在新聞會中,市長首先稱,電視台節目的名稱《美國的帳篷城》對波特蘭市來說是極不公平的,他指出,在全美多個主要大城市均出現嚴重的遊民問題,比較之下,有不少城市的情況比本市還要差。

由八號台進行的民調顯示,大部份市民均對市政府在遊民問題上的做法表示不滿。

市長在會中指出,他明白市民的擔憂,他又說他的辦公室每天都接到不少市民憤怒的來電,而他所到的地方,市民都會向他提出同樣的議題。

市長說:「縱使本市的遊民問題是不能接受,但卻不是獨有的。」他又指出,市議會在過去幾年已大大增加了遊民服務和可負擔房屋的撥款,而這等投放現已看到了回報。因為每年能住入屋的遊民數字大增,由2014年的2,967人至去年的4,603人,市長表示,按情況,今年能入屋的遊民數目將再破紀錄。

根據電視台的報導,大部份的波特蘭市民,對每日增多的遊民帳篷感到極度憂慮,特別是那些連帶而來的罪惡、毒品,甚至是遊民在設於民居附近的帳篷外生火等問題。有不少受訪的市民表示,他們正考慮遷離波特蘭,因為遊民問題已出現嚴重失控的場面,使政府已束手無策。

根據麥魯瑪縣政府在本年二月的數字,當時無家可歸的遊民人口有4,177名,其中有1,688名遊民是睡在街上的,這數字與兩年前比較,下降了12%,原因是自2015年起,市政府增加了不少收容所床位。

波特蘭市有一個遊民帳篷的通報系統,方便市民提供有關擾民的遊民帳篷地點,然後市政府會安排負責掃蕩的管理公司採取行動。

由於遊民帳篷愈來愈多,而資源卻有限,市政府只能對民生影響最大及危害到公眾健康和安全的營地進行掃蕩。所以,如市民在通報帳篷地點的同時表示看到有人在附近公園內使用毒品,這就會成為市政府優先處理的個案。

在波特蘭市內,遊民帳篷到處都是,市政府只能清理在市政府物業範圍內和街道上的帳篷,俄勒岡州運輸局和鐵路公司則需負責他們擁有的物業,至於市民,則需要負責清理自己物業內的帳篷。

電視台的《美國的帳篷城》節目,花了三個月時間拍攝,記者甚至與遊民一起生活來作實地體驗,發覺大部份遊民並不如市民所想像的都是來自外州的。遊民向記者表示,雖然在外露營的生活不好過,但與睡在收容所比較,他們還是喜歡睡在帳篷,雖然每天都要面對迫遷的可能,但較自由,不用被收容所的規例限制著,又可與寵物和至親一起。遊民都表示,與多年前比較他們現在自由得多,隨便就可在市內找個地方架起帳篷。這法例是前市長查爾斯於去年二月所定下的,給予更多遊民在市內設帳篷的自由。其後雖然取消了,但由於政府分工不清,警察也不知清理帳篷是否是他們的責任。

根據分析,波特蘭市對遊民是極其友善的,加上溫和的氣溫,充足的公共空間及一個緊密聯系的非營利機構網絡,為遊民提供食、住和各樣的服務。但近年波特蘭市增長迅速,這網絡卻追不上這增長的步伐。

在2000年代尾,波特蘭市走出了經濟低迷的困局後,由於房價和生活成本較低,吸引了不少外州人士移居到此。當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住屋需求上升,亦加速了本地的房屋發展,令到房租大幅上升,而本地市民的收入卻追不上增幅。結果,不少再不能負擔房租的市民被迫變成無家可歸的遊民一族。根據縣政府的數字,在今年的遊民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遊民生活是少過一年時間的。

另一方面,由於本市不斷的發展,到處都大興土木,這令不少原來隱敝的地方變得不再隱敝,這亦使市民看到更多遊民帳篷的湧現。

原先由警察部門負責的掃蕩工作,卻因早年被遊民反告警察侵犯了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及掃蕩行動後的一連串繁瑣的清理工作,警察部決定將清理的工作交由物業業主負責。自此之後,由於沒有明確的指引,警察或負責清理營地的人員不敢隨便採取行動,結果造成遊民明目張膽地到處設篷。

波特蘭市要改善《帳篷城》的情況實在不容易,但在過去兩年,市政府及縣政府積極聯手合作,包括撥款設立更多床位及協助遊民入屋等,將管理遊民人口的政策改良,情況已稍稍見效。

波特蘭市市長惠勒強調,長遠來說,帳篷絕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居住地方。他說:與有一個固定溫暖的居所,有水有電,又可獲得服務幫助脫離遊民生活來比較,我們不相信居住在帳篷內是另一個人道的生活方式。

但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這是理想的。《美國的帳篷城》節目內披露了不少遊民的心聲。十名遊民中有三至四人都會說他們喜歡遊民自由自在的生活,因為不用每天為一大堆的賬單而繁惱,也不用為住的租金或是汽車的供款而擔心。生活就是這樣簡單:「架起帳篷,入住就是了!」

 

(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波特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