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詐騙案飆升 專騙老年人!
(本報綜述)近期,針對老年人的黃金詐騙在太平洋西北地區頻繁發生,詐騙者冒充政府機構,以社會安全號碼遭盜用為由,誘導受害者轉移財產,最終詐取巨額黃金。目前,克拉克縣警方(Clark)正在調查一起價值50萬美元的黃金詐騙案,而波特蘭一家貴金屬交易商則成功阻止了一名老年客戶遭騙17萬美元,但該客戶仍因市場波動損失4,000美元。
據KGW新聞2月28日報道,克拉克縣警方表示,一名年過70的婦女接到自稱聯邦機構官員的來電,稱其社會安全號碼涉及欺詐活動。騙子透過多個月的洗腦,說服受害者將資金轉移至新身份號碼,甚至還安排一名冒充小溫哥華警察(Vancouver)的人打電話,讓她相信這是一場「合法調查」。最終,詐騙者指示這名婦女提取大部分現金資產,購買金幣,並將其交給一名冒充臥底聯邦探員的人,對方承諾稍後會重新發放這筆財富。然而,這筆價值50萬美元的黃金就此人間蒸發。
據Koin新聞3月2日報道,與克拉克縣案類似,波特蘭貴金屬與錢幣公司負責人Michael Kakoullis也在上週成功攔截了一起詐騙案。
一名老年男子來電,急切地詢問能否立即購買價值15萬美元的金條,隔日更將購買額度提高至17萬美元,並要求立即轉帳付款。這種異常行為引起了Kakoullis的警覺。他表示,該男子在銀行準備轉帳時突然致電取消訂單,並透露自己發現遭遇詐騙。
據了解,詐騙者手法與克拉克縣案件如出一轍,聲稱該男子的社會安全號碼被盜用,並有人利用其名義開戶進行洗錢活動,恐嚇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此事,甚至還安排冒充華盛頓特區警長的人與受害者通話,增加可信度。
「這種詐騙手法極其邪惡,因為它專門針對老年人,他們通常沒有機會重新積累財富,一旦受騙,損失幾乎無法彌補。」Kakoullis表示。
不要接聽可疑來電:如果陌生人或「政府官員」打電話讓你轉帳或購買黃金,請掛斷電話。
不透露個人信息:社會安全號碼、銀行帳戶等個資,絕不要輕易提供。
官方機構不會要求支付黃金或禮品卡:政府不會讓你用黃金、比特幣或禮品卡付款,這是詐騙的典型特徵。
向親友求助:如果覺得可疑,先與家人或信任的朋友討論,不要獨自做決定。
直接聯繫政府機構:如果你收到來自「社會安全局」或「國稅局」的可疑通知,請親自查詢官方網站或撥打官方電話核實。
克拉克縣警方與波特蘭當局提醒民眾,政府機構絕不會要求以黃金、禮品卡或加密貨幣支付款項。如果接到可疑來電或訊息,應立即查找官方機構聯繫方式,並直接聯繫確認,切勿輕信陌生人指示,以免落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