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殘疾人因人行道被堵塞起訴市政府
(本報綜述 王星編譯)波特蘭市殘疾人因人行道被堵向法院提起訴訟,稱該市對無家者在城市人行道上搭建帳篷管理不力,以致對街道造成堵塞,令到使用輪椅、助行器和拐杖的殘疾人通行受阻,違反了《美國殘疾人法案》。
該訴訟於週二在波特蘭的美國地方法院提起。原告包括九名殘疾人和一名看護人員。
原告中一位 71 歲的居民馬丁,三年前中風以來一直要使用輪椅。「我早上無法外出吃早餐,因為有一個帳篷擋住了整條人行道。」馬丁說。「我被迫要在馬路上行走,差點被車撞倒。」47 歲的傑克遜是盲人,要拄著拐杖走路。他說,帳篷讓他無法在人行道上行到巴士站。他說:「經常有帳篷擋住了人行道,而且經常有新的帳篷架起,因為我看不到而撞到帳篷,更被人誤解以為我在攻擊他們。」
訴訟要求該市清除所有人行道上的帳篷和垃圾,並「建造、購買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緊急避難所,安置無家者」,使殘疾人能夠無障礙的使用人行道,同時也為無家者提供安全的棲居之處。
原告首席律師迪洛倫佐強調:「在波特蘭殘疾人階層的服務福利經常被剝奪。」根據訴訟反映,大約有13% 的波特蘭人患有殘疾,其中 6% 有行動障礙,2.4% 有視力障礙。而解決這一問題,必先解決無家可歸者的問題。
住房短缺、新冠病毒大流行和高吸毒率加劇了俄勒岡州無家者的問題。2022 年 1 月的一次實時統計中,顯示約3,000 名無家可歸者生活在波特蘭所在地麥魯瑪縣。
波特蘭市議會自2015 年宣佈本市的無家者問題進入緊急狀態,此後已延長了五次。該措施現在定於2025年到期。僅今年以來,市長惠勒就發佈了四項緊急聲明,以解決無家可歸問題。儘管數年間措施不斷,但在2020年至2022年間,波特蘭地區的無家可歸人數卻飆升了25%。
如何減少無家可歸者,該州一直就最佳的方法展開辯論。一些商業團體呼籲更多地清掃營地並更嚴格地執行反露營條例,而另一些商業團體則希望更多地投資於社會服務和經濟適用房。俄勒岡州立法者今年早些時候批准了一項預算,其中包括 4 億美元用於解決無家可歸和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