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地層逐年下沉 基礎設施恐面臨風險

(本報綜述)根據《自然》(Nature)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多個大城市正逐年發生地層下陷現象,波特蘭亦位列其中,相關基礎設施恐因此面臨洪水、結構損壞與交通阻礙等風險。

該研究名為《美國大城市地層下陷對基礎設施的威脅》,分析了2015年至2021年間,美國28個大都會區的衛星測量數據,發現其中有25個城市每年至少下沉1毫米。

研究指出,波特蘭、紐約、費城與芝加哥等地,平均每年地面高度下降1至3毫米,超過八成的波特蘭地區受到地層下陷影響。

雖然這一現象常被視為沿海城市的自然災害,研究人員表示,下陷同樣會導致城市地區淹水風險增加、建築物受損與交通系統運作受阻。

研究進一步指出,波特蘭、舊金山與西雅圖等西岸城市的下陷情形,可能受到地震活動與地層沉積壓實的影響。俄勒岡州地質與礦業部地質學家蓋博表示,波特蘭地區多為富含黏土的火山土壤,這類土壤在濕潤時收縮、乾燥時膨脹,若發生在建築物或橋梁、水塔等大型基礎設施下方,將造成潛在結構風險。

然而,蓋博強調,波特蘭目前面臨的最大地面風險仍是地震,尤其因為該市靠近喀斯喀特隱沒帶,以及多個地殼斷層區,地震引發的地層變動較難預測。

研究指出,全美約有3,400萬人生活在下陷嚴重的城市區域,超過2萬9,000棟建築物處於高風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