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調:本市過半數居民擔心買不起食物

(本報綜述)根據《俄勒岡人報》最新公布的一項民調,波特蘭都會區有超過一半的居民表示擔心未來可能買不起食物。在通膨壓力持續下,食品價格正成為家庭開銷中最令人焦慮的一項。

這項於3月6日至13日針對大波特蘭三縣地區600名登記選民進行的調查顯示,57%受訪者對食品開支感到擔憂,高於對房租、水電等生活成本的焦慮程度,僅次於醫療費用。

住在Tigard的受訪者詹姆斯·梅森表示,他的食品開銷在過去三年幾乎翻倍,尤其是肉類、乳製品與雞蛋價格最為明顯,「現在一袋蘋果或一塊牛排都貴得驚人,幾乎得分期付款才買得起。」

另一位住在Gresham的居民喬恩·克拉克也說,他感覺到食物價格上漲得比收入快,過去一年的雞蛋、牛肉與雞肉價格顯著上升,讓他覺得速食比買健康食材還便宜。他說現在購物會更有計劃,只買需要的食材並大量使用折價券。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今年2月的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9%,全年預測將再漲2.7%。其中雞蛋價格暴漲59%,牛肉上漲7.6%,即使乳製品漲幅較小也達1%。這些數據也解釋了為何即使整體通膨已有降溫趨勢,民眾仍對餐桌上的花費感到壓力山大。

此次民調還顯示,30至44歲的中壯年族群對食物價格的焦慮最為明顯。即使不少人表示財務狀況尚稱穩定,但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人被迫改變飲食習慣、減少購買量,甚至犧牲原本的營養標準,只為了「吃得起」。如今,特朗普政府又大揮關稅大棒,物價不知又要漲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