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對老城/華埠的5,700萬元的重建承諾 那裡去了?

(本報綜述)四年之前,當時的波特蘭市長查爾斯與市議會通過採納一個五年的行動計劃,目的是要重建老城/華埠區,包括修復一些殘舊建築物,及承諾有新的就業機會及廉租住屋等;同時市政府更預算撥出5,700萬元來支持這計劃,並聲稱,會減低區內的犯罪率。這計劃讓這一個全城最破舊的地區帶來了新希望。

可惜,這個五年計劃已過了四年,而老城/華埠區仍是依然故我,沒有新的發展。

早前,本地一英文報章的一編報導引起了老城/華埠區人士的關注,5,700萬元去了那裡?為何甚麼行動都沒有?

文章指,2014年市議會作出這決議,當時的市長及議員們都意識到這計劃會是一場賭博,因為過去多次對老城/華埠區的重建努力都失敗了。

隨著五年計劃進入最後一年,行動計劃中的每個主要目標都沒有實現。承諾的550萬元的地震加固補貼亦從未啟動過。 發展處承諾提供的500個就業機會和500個廉租單位,亦沒有出現。 超過5,000萬元的撥款,從未被動用。

回想市長當年的承諾,在區內經營多年的一名店主顯得無奈的表示,從此不再「妄想」。2014年,當時的市長查爾斯承諾要在五年內改善老城/華埠,並說:在目前活躍的房地產市場下,我不希望兩年後當我在這區的街道上行走時,看到的跟現時的無兩樣!」但可惜,已四年了,沒有行動,也沒有改變。破舊的建築物每況愈下、街道仍是罪惡的溫床、雖然附近一帶的房屋發展蓬勃,但這區仍難受發展商的青睞

這個五年行動計劃,自然地就由現任市長惠勒「繼承」下來,而社區的領袖亦就此事到市議會查詢,而老城社區協會主席應馬麗珍是其中一位她已與惠勒市長會面談及這計劃,並要求市長將計劃延期五年市長亦打算探討一些全新的手法來處理這計劃,並強調不會再回到那些證實無效的協議上

該報記者找到了當年在波特蘭發展處擔任董事局主席的Scott Andrews,他表示,他仍對老城/華埠抱有希望,說到用錢方面,他說:用得其所比用得快更為重要,並認為這一區只是發展時機未到而已。

而發展處的發展經理Lisa指,這個行動計劃是沒一個量度成功的指標,也不能說花光5,700萬元的預算就表示這個計劃已成功。但文章指發展處是有定出所謂成功指標:建造有500個住房單位及500個新職位。而Lisa 表示,在這五年計劃中有部份已有極好的成績,例如支援街坊協會及資助博物館等。

文章指出,根據市政府的紀錄,5,700萬元的預算中政府只用了360萬元,其中有71萬元是給予蘭蘇園維修池塘漏水。而重要的是,這筆費用原來應由公園康樂處負責的,但由於計劃允許市政府每年分配一個重要項目到行動計劃內,而當時的市長就將蘭蘇園這筆維修數目納入行動計劃內。另外,發展處從計劃中撥款或以貸款形式資助區內一些店舖.有45萬元是給予Pine Street 市場創立的津貼,有23.9萬元是給予波特蘭華埠博物館作為展館的翻新工程,及最大一筆資助是給予Society 酒店69萬元,將一棟空置的樓宇重建成酒店。

說到那500個職位,發展處指當麥縣衛生局位於這區的新總部開幕後,就有350個僱員,但文章指,這批職位不能說是全新的職位,只是從別區帶過來的。

再說到的500個住房單位,發展處為發展商提供免收費用的惠優,只要柏文落成後,有部份單位以廉價租出。為此,市政府已準備會損失高達700萬元的收入。但只有一個發展商申請,已落成的廉租單位只有18個,在建造中的單位有27個。

據了,這免收費用的鼓勵性措施,對發展商來說並不吸引,原因是在老城/華埠區建樓比在其他區繁複得多。而主要的原因是普遍對這區的印象是骯髒和不安全。令人頭痛的問題,包括遊民滿佈,公開犯毒及罪案頻生等。也有發展商埋怨發展處對外宣傳不力,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行動計劃及有這免收費用的措施。

根據發展處的Lisa,計劃中主要的預算是資助老城/華埠區建築物防震工程的550萬元,她指這是一個預留基金,但在行動計劃中卻說明發展處會投資550萬元在區內發展和實施一個防震計劃。

發展處現已將行動計劃中餘下未用超過5,000萬元的預算納入一個名為「投資及待用」的基金內。當發展處發現有發展的機遇時就可動用這預算。Lisa 指如街坊們認為停車場是最重要的,他們就可動用這筆預算來支付建築費用。

面對著五年行動計劃只餘下一年時間,資金應如何運用呢?發展處曾表示過,明年計劃期屆滿後,他們仍然可動用這筆資金。

在該文的結尾提到街坊協會主席應馬麗珍女士所說的,抓著過去的失敗對未來的努力並沒有幫助,她回想起四年前她在市議會作證時曾說過:行動計劃要成功,必需要有來自市政府的領導、遠見和資助,並加上政治的遠見才可。

本報訪問了華裔建築師何巽Suenn Ho。何巽建築師早在1993年至2006年期間已活躍於老城/華埠區的發展,並經常與波特蘭發展處有接觸。當年,她成功拉攏到多家亞裔大企業願意落戶老城/華埠,成這區的發展伙伴,但可惜當時的發展處亦未能配合。

她說早在80年代,波特蘭發展處已關注華埠發展,並曾經為華埠的華裔業主提供過免息貸款來發展他們的物業,但卻無人問津。據她分析,主要原因是當時華人社區沒有媒體,消息未能有效地傳到業主。第二,華人的老毛病就是不合作,要作決定時,就算一家人也難得到共認;不是本州居民的業主固然不願理,有租收就足夠;區內的堂所並不屬私人物業,難以決定。第三.當業主知道原來坐擁的是一座極有發展潛力的物業時,總喜歡將價錢抬得高不可攀,也不明白地產市場的發展。所以華埠的發展一路以來都難有起息。

被問到波特蘭發展處在過往和現時比較有甚麼不同時,何巽建築師表示,根據一名退休的發展處資深官員,之前發展處的職員懂得如何協助業主發展他們的物業,但現時的職員卻不會做,只能完全要依賴發展商。所以當一個計劃書遞交到發展處後,職員就需要為業主找來發展商,結果發展所需的時間就更長了。這也是為何有五千多萬元原封不動,因為他們不懂,也不知如何去用這筆錢。

離開老城/華埠區有十多年後,何巽建築師再次被邀參與區內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她正在協助一華人團體與發展處商討發展的何能性。何巽指她親自看到這問題,發展處的處事方式已不一樣,職員的能力亦有限,要計劃成功,她必需要用自己的關系多作聯系,否則要等發展處的安排,可能要多等幾回。

這樣看來,華裔社區在老城/華埠的發展是否錯失了發展的良機呢?當發展處有好的班底時趕不上車呢?

何巽建築師最後將翡翠區與華埠/老城的發展作出比較,為何翡翠區在成立短短五年多時間就能落實有廉租柏文、有文化社區中心、資助商戶、增建交通安全設施等計劃呢?她指出,翡翠區是亞太裔聯盟(APANO)旗下的一個項目,計劃發展由一班來自社區,愛護社區的義務委員作主導;工作則由一班受薪的職員來做,他們經常參與各方會議,與政府各部門有緊密的溝通,能做到讓政府清楚聽到社區人士的聲音,大家團結做事,出來的結果就事半功倍。反觀華埠/老城,還未做到這一點,而私人利益和政治目的存在,要「合作」談何容易!